繁體中文 English
新聞中心

災難無聲而至, 韌性是最好的準備

28 April 2025

Urban Search and Rescue(USAR)和戰術戰傷救護(TCCC)都強調一個核心原則:在系統癱瘓、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仍必須迅速應變、保存生命。這正是韌性醫療的精神。面對災難,我們不能再存有僥倖心態,必須從每個人做起,強化基礎救命技能。

 

 

推廣全民CPR,就是韌性醫療的第一步。透過燈號安妮、AED Trainer和CPR模型的訓練,讓更多人掌握心肺復甦與自動去顫器的操作流程。在災難現場,止血、開通呼吸道、避免休克,依然是救命的三大要務。創傷模擬人與創傷下肢模型,能高度還原大出血、開放性骨折等狀況,幫助民眾與專業人員在模擬中練習如何即時止血、維持生命跡象。

 

 

然而,韌性不僅是個人技能,更是系統韌性。大型防災演習不只是形式,是真實測試醫療系統能否快速檢傷分類、有效後送。演習中結合高階模擬人、中階模擬人與創傷模型,能完整模擬現場混亂情境,讓參與人員熟悉程序,在真正的災難發生時不至於手足無措。台灣正處於高災難風險區,未來可能面對的不只是戰爭,更多是突如其來的地震、海嘯與氣爆事故。面對未來的不確定,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準備。從學校、社區、醫院,到每一位公民,韌性醫療的概念都必須普及,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危機中的一點微光。

 

 

災難不等人,但準備可以先行。

 

photo credit: Gaumard Blog
https://blog.gaumard.com/new-ems-simulation-lab-aims-to-improve-rural-healthcare-in-maine/